声音拼贴
曲调对话
内容:婺剧表演现场
素材:01010307、01010311、01020113
具体剪辑思路:演出准备到演出开始的全过程。通过音频卡断、重复,制造演出前准备的声景。再通过音量放大衔接正式开始,引入观众人声介绍剧目以及地点。
内容:大南门节庆声景
素材:01010103、01020120、020203、020212
具体剪辑思路:该片段将民间乐器演奏片段进行了特殊音效处理,突出街道场景。在背景声部交叉剪入道情片段、叫卖声、游客交谈声,增加真实感,营造出大南门独特的民间庆典声景。
叙事音影
内容:模拟电视机
素材:01010106、01020112、01020104、01020116、01020121、01020202、020212、020215、030209
具体剪辑思路:以“老电视机”为象征媒介,加入999新闻桥前奏,拼贴了多段龙游现实生活中的言语实录(01人声类)。利用老电视按钮开关声以及弱信号调频的音效声,通过电视调台拼贴日常生活中真实、琐碎的声音。居民交流、街头擦车吵架、商贩叫卖……不同语气与片段交错播放,呈现一台不停播报地方生活的机器。
内容:模拟收音机-老人回忆
素材:01020105、01020107、01020110
具体剪辑思路:01人声类中的老人回忆过去和现在生活的素材,模拟老电台/留声机的媒介特点。通过倒放、重复片段等剪辑方法,以及故障等音效,营造出时空交叠的感觉。
日常重现
内容:观鸟
素材:020214、030201、030102、工作坊口述素材
具体剪辑思路:结合声音工作坊中观众分享的龙游声音记忆口述,呈现游客与本地孩童对鸟鸣的感知差异。通过“听到却看不见”的描述引出鸟鸣声,再以快门声与孩童“我看到了呀”的回应制造反转。鸟鸣戛然而止后,环境声渐入,通过构建人与自然、熟悉与陌生之间的听觉张力,引导观众反思地方经验与记忆的主体性。
内容:学校放学
素材:01020118、01020119、020217、030201
具体剪辑思路:以学校门口摊贩叫卖声为主,插入下课铃声、食物相关音效、车过水声等经过处理的环境音,通过窗台视角捕捉放学时段的生活声景。以鸟叫环境音为背景,构建空间层次。雨声衔接车经过水潭,街道恢复平静。
内容:厨房
素材:01010304、01020122、020104、020220、020221、030106、030209
具体剪辑思路:雨天农家开放式灶台做饭/吃饭声景。用婺剧的起始和高潮以及狗叫声来呈现家庭拌嘴,体现龙游家庭平凡朴实的日常。
自然回响
内容:自然环境音快闪
素材:020214、020217、020218、030105、030113、030203
具体剪辑思路:声音作品没有人声及叙述元素,重现声音采集的过程。通过持续衔接环境音,展现从自然环境音到人类加入,再到人工主导的过程。从竹林到蒸发糕,试图用听感呈现龙游的环境、气候、人地关系、手工文化。
内容:劳作
素材:020213、030101、030104、030202
具体剪辑思路:仅选取02和03类环境音分类下的素材,以田间塑料条作为片段的前景音,并加入雨声、田间柴火声、蛙叫,试图传达土地、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共生关系。
内容:风
素材:020219、020233、030102、030108、030110、030209
具体剪辑思路:收集四种龙游的风的声音,将其通过拼贴与在概念书店采集到的装置互动声、小南海镇的小狗叫声串联起来,再使用回响音效,营造出龙自然与人、动物与石窟的和谐。